“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成都揭晓

湖南公考网

2018年08月17日 10:17

字体:标准

  解放西藏更是西藏广大人民的呼声。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犹如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占人口约95%的农奴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僧众人数约占男性人口的四分之一。西藏,被认为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落后的“喇嘛王国”。

  喜饶尼玛说,广大农奴希望摆脱封建农奴制的压榨,他们热切期盼中央人民政府早日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

  十世班禅致电中央政府“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兰州藏族各界人士集会要求解放西藏,藏族妇女策仁娜姆在会上说:“我今年33岁,从来只听说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藏族和汉、回等民族犹如手的五指,是不能分割的。我们深知西藏同胞还遭受着很大痛苦。我站在藏族妇女立场上,请求解放军早日解放西藏。”

  “解放西藏,不仅是为了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也顺应了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呼声。”喜饶尼玛说。

  历史的转折 崭新的一页

  几乎每天早晨,83岁的薛景杰都会在成都望江路九眼桥的人行道上散步。尽管已经在成都生活二十多年,他脑海里却始终装着“雪域印象”。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西藏工作了整整45年,更因为他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亲身参与者。

  65年前,薛景杰作为青藏线进军西藏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踏上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艰险之路。部队早上6点出发一直走到天黑,几乎每天都是十多个小时的行军路。

  薛景杰说:“高山峡谷、高寒缺氧,进藏路异常艰难。但解放西藏的信念就像一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青藏线是和平解放西藏的进军路线之一。为了解放西藏,中央在提出和平解放方针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十八军为进军西藏主力,同时青海、新疆、云南的部队各以一部分兵力进军西藏,配合十八军的行动。

  在西藏军区军史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记录着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解放西藏的艰苦历史,把人们带回那段难忘的岁月。

  喜饶尼玛指出,在进军西藏的同时,中央先后四次派出代表赴西藏进行劝和促谈活动,却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西藏亲帝分裂分子的重重阻挠。

  针对西藏地方政府关闭和谈大门、极力扩充藏军,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的情况,1950年8月23日,毛泽东主席指出进军昌都“对于争取西藏政治变化及明年进军拉萨,都是有利的”,“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

  10月6日,昌都战役打响;10月19日,昌都解放。

  事实证明,昌都战役奠定了和平解放的基础,打开了和平谈判的大门,为促进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必要条件。昌都地区的解放,震撼了全西藏,西藏上层统治集团进一步分化,爱国进步力量开始占据上风。

  昌都战役后,西藏地方政府决定派出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和谈。经过友好协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多杰才旦曾指出,在西藏民族的发展史上,有三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是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各部,建立吐蕃王朝;第二个是萨迦班智达顺应历史潮流,归顺蒙古汗国;第三个就是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从半个多世纪帝国主义策动的名为“西藏独立”实质变西藏为其殖民地的险恶圈套中挣脱出来,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共同发展进步的康庄大道。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社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云说,西藏和平解放,首先是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其次是粉碎了西藏地方少数分裂势力的图谋,再次是为西藏施行民主改革、社会制度的跨越奠定了基础,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历史的跨越 现代的西藏

  和平解放后的65年里,西藏历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几个历史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

  对于格列曲塔老人来说,一辈子的生活就像是做了个梦。今年74岁的他,家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那嘎村,住着二层小楼,每个月享受450元的老党员生活补贴。65年前,他顶着农奴的身份,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敢想。

  格列曲塔说,那时候他每天重复着为农奴主劳作的凄惨生活。他用这样一句谚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形:“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所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做主的权利。”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包括格列曲塔在内,西藏百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格列曲塔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当地贫农协会主任、古荣区农村信用社主任、民兵排长、乡小学后勤负责人等职。

  格列曲塔说:“如果没有西藏的和平解放,百万农奴彻底解放的民主改革就不会有,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标志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雪域高原正式确立。从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藏人民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42岁的次仁多布杰出生于山南贡嘎县昌谷村,1996年考取西藏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西藏山南地区,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最近山南地区撤地设市,次仁多布杰从地区粮食局副局长任上,获选成为中共山南市隆子县纪委书记。

  “听母亲说,刚和平解放的时候,家里四口人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日子,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没想到一个昔日农奴的孩子能成为国家的主人。”次仁多布杰说。

  如今,像次仁多布杰一样,社会主义制度孕育出越来越多的藏族干部。目前,西藏74个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到82%,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主席、政协主席、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均由藏族干部担任。

  经过65年的发展,西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藏铁路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僧尼等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8.17岁,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大关,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个更加现代的新西藏让雪域儿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回想起西藏和平解放65年走过的历程,达娃扎西说:“这些成就的取得,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央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英明和伟大。”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必将实现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新华社拉萨5月21日电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外媒报道,埃航A320型客机坠毁前曾探测到机舱有烟,并发出两次警报。对此,有专家日前说,这两次信号相隔三分钟,如果是爆炸,间隔未免太长;而如果是普通失火,间隔又太短。

  专家指出,出事的埃及航空公司客机发出机上冒烟的警报,可能意味着此起空难原因不是炸弹爆炸,这与两年前马航客机在乌克兰遭炮火击落、连警报都来不及发出的情形大不相同。

  埃航由巴黎飞往开罗的MS804航班于开罗时间19日凌晨2时45分(新加坡时间8时45分)在地中海海域从雷达上消失,机上共有56名乘客、三名安全人员和七名机组人员。埃及、法国与希腊搜救人员随后前往相关海域进行搜救。

  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5月21日证实,这架A320型客机坠毁前曾探测到机舱有烟。据报道,该客机曾发出两次警报。第一个是在当地时间2时26分发出的,指机上可能失火;接下来的警讯则指客机上的电子设备可能发生故障。

  美国专家考斯说,这两次讯号相隔三分钟,如果是爆炸,间隔未免太长;而如果是普通失火,间隔又太短。

  考斯是A320型飞机的前机师,也是华盛顿顾问公司安全运作系统的总裁。他说:“我们的问题比答案还要多。”

  考斯指出,如果客机在飞行途中失火,驾驶员应该早已发出求助信号。但该客机并没有发出任何这类警报。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发言人说,失事客机上的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在数据传输停止前发出的信号显示,在机舱内厕所和靠近驾驶舱的地方有烟,然而该系统并未提示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烟出现。

  有航空专家认为,由于烟雾是客机系统自动探测到,可能是飞机客舱着火并引起足够的烟雾,才能使得系统自动报警。

  如果是靠近驾驶舱位置着火,而机长来不及发出求救信号,那存在两种可能的情况:电路短路或外在爆炸装置造成通讯中断,目前仅根据ACARS发出的信号并不能判定是何种原因。

  如果最终确定埃航客机失事原因为外部爆炸装置,那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埃及和法国官方之前都不排除此次空难和恐怖袭击有关,不过迄今仍没有任何组织出面宣称干案。

  另有航空业内人士说,飞机上的任何部位着火,系统都可能发出多个警告信号,但如果是突然爆炸,则可能不会发出任何警报。

  该人士也指出,据目前有限的信息,有关飞机失事的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埃及民航部近日发表声明说,从该客机收集到的讯息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下定论。

  埃及官方报章则引述埃及调查团团长的话说,客机失事调查的初步报告至少要一个月后才会公布。

  针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早前有关寻获客机黑箱的报道,法国和埃及调查人员不愿置评。埃航客机失事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是个谜,只有找到黑匣子才有助于解开谜团。

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争取保研资格需要完整的成绩单,可我的成绩是缺失的”——当交换生会错过一些重要节点

  □“我的英语跟出国之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不主动去学习,仅靠课堂上短暂的听说,是不会有多大提高的

  □“毕竟有语言障碍”——因为大部分时间和中国交换生在一起,有些人感觉自己压根儿就没出国

  当同学埋头保研、考研和出国申请,寝室寂静无声时,林颖却在朋友圈发着刷屏的“九宫格”:不断认识新朋友,看日出日落冲浪环岛……生活似乎有滋有味地和理应乏味的毕业前奏不沾边儿。

  大四上学期,就读于湖北某985、211高校文科学院的林颖当了把学校里的“逆行者”,她选择到台湾进行为期4个月的交换学习。

  但与社交网络上的精彩不同的是,林颖也因此多了另一番焦头烂额——打定主意找工作却错过“求职黄金期”,学分不够差点延期毕业,原学校的事儿烂成了“一锅粥”等着她回头收拾。

  中国香港地区,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等让前辈目眩神迷的留学目的地,对于林颖这个年龄的大学生来说,到过、上过学的不是少数:她的小学同学和大学辅导员通通出国出境交换过。当交换生现在成了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高校交换生渐成潮流,随之而来的“吐槽”也不少:时间不长却烧钱,回来还要为学分“头大”,难以融入国外的环境还搞得“里外不是人”……

  当交换生,是一次能长真本事的学习经历,还是“鸡肋”?

  短期出国毋需高昂代价

  却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从4年前“走马上任”,林颖的辅导员付莹莹已经习惯了所带的年级每学期都会缺席四五名学生赴国外或者境外交换。她本人也有过这个经历——在本校攻读学士学位期间,付莹莹也曾是众多交换生中的一分子。

责任编辑:湖南公考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成都揭晓

继续阅读

热新闻

热话题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