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面试 > 面试真题 >

2010公务员考试面试必备-各省公务员面试精选及详解(4)

来源:本站整理   gkz6   2009-10-02

 

1、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解析]: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十一五”规划要实现重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2)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
   (4)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5)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把“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以革 命的方式,摒弃了资本主义使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获得相分离的状况,并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选自《面试问题解答》第75、514题)

 

 


   2、如何看待在金融危机下“先就业与后择业”观念?


   [解析]: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认为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大学生就应该积极就业,先就业后择业,不做“啃老族”。至于说到工作岗位是不是适合自己,关键在如何定位,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调整心态,慢慢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 "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我们经常谴责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确实用人单位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职者的不诚信行为也使用人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过于谨慎,矫枉过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与求职者的不良行为不无关系。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企业对一名员工进行一定时期的技术培养,并帮其办好落户等一切手续时,这名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会怎么想?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大学生发现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发展而离开原单位,另谋高就,这是可以理解的。用人单位也不会小肚鸡肠,迁怒于求职者。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背叛单位,而是进入时就没有长期工作和服务的诚意。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华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正是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
   “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建议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只要心中有了理想,那些你过去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你就愿意去做,而那些资待遇好职业过去可能会选择的工作你也可能会因为它对你的职业生涯没有帮助而放弃。

 

 


   3、如何看待“官员问责制”?


   [解析]:二00八年九月以来,矿难、溃堤、三鹿、火灾等厄运就接踵而来,正当人们带着疑虑的眼光审视高层如何处理之际,中央铁腕般的掀起了罕见的官员“问责风暴”。从孟学农的“霉”开二度,吴显国的“鹿”死自手,到李长江的“卸”掉乌纱,3名部级干部分别在“溃堤门”与“三鹿门”事件中被逐出官场,如此严厉的问责,如此严肃的处理,如此严正的姿态,凸现了中央问责官员敢于动真格、出重拳、下猛药的坚强决心,可谓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气,更让人看到了“官员问责”不是一句“说在嘴上,印在文上,挂在墙上”的空头口号。
   曾几何时,干部能上不能下,官员用权不担责,似乎成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工作中即使有个“三长两短”,只要不触及党纪国法,至多也是“挪个窝”、“换个位”,就是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溃坝”事件和“三鹿”丑闻,有些官员也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法炮制,欺上瞒下,试图蒙混过关。殊不知,“纸包不住火”,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如果不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提高透明度,而是企图继续滥用早已过了时的“愚民”套路,愚弄百姓,戏弄上级,嘲弄媒体,最终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害人又害己的可悲下场,3名部级官员“下课”便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坦率的讲,现在对问责官员也有不同声音,有的说“下手太重”,认为官员既不是企业法人代表,又不负责生产经营,让官员当“替罪羊”有点冤枉;有的说“下手太轻”,认为官员负有领导、管理、监督责任,地方与企业出了重大责任事故,理所当然也应“上大刑”、“蹲大牢”。而笔者以为,处理官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感情用事,以“三鹿门”丑闻为例,应当说跟高层官员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所负的领导责任在于: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同样,国家质检总局监督缺失,管理缺位,局长李长江当然难脱干系,将其免职,令其辞职,合情、合理、合法。
   综上所述,中央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有关责任所作出的严肃处理,包括先前对“溃堤”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孟学农的处理,显示了中央从严治党理政的一个决心和姿态,也是对民意的一个尊重和交代。说句心里话,处理官员不是目的,但作为一方“诸侯”,如果出现了这样一个伤害公共权利,伤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用有的媒体话说,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去承担责任的话,既让民心不顺,同时也代表着对给予你权利的民众的一种不尊重。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这是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作为领导干部时时刻刻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忌心态浮躁、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实,尤其是对群众呼声和疾苦,更不能表现出一种置若罔闻、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不要错把问责当“鸡毛掸”,把免职当“遮眼法”,指望来日“东山再起”,这,在“眼睛雪亮”的亿万人民面前,恐怕已愈加成为官场一道“死胡同”!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热门点击

公务员,面试,详解,精选,必备,考试,各省,工作,领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