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时事政治 >

申论时评:潜规则盛行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来源:申论时评   gkz6   2009-11-02

  近年来,教育部门屡发新规,教育顽疾却毫无起色。相反,针对新规旧律,当前中小学教育还形成了多项潜规则。如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不得选拔性考试却依然在考;不得分快慢班或实验班,就变相成创新班;择校费名亡实存,而且都是“被自愿”……可以列举出八大令行不止的潜规则,其积弊之深发人深省。


  对这一现象最新的注解是,由于成都本地奥数补习老师遭禁止补课,一些培训机构连夜从外地请老师教学,奥数班也改成了“数学提高班”,授课费用最高涨幅达到了200%。


  令行不止,潜规则盛行,当然有多方面因素使然。譬如家长“我选校而不是校选我”的培养观念,商业经济对中小学教育的侵蚀等等,但是更为根本的诱因应该是我们并不彻底的义务教育。


  需要澄清的是,义务教育并非仅仅是免收学杂费那么简单。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还必须具有公平属性和全面教育属性,即应该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开宗明义,在总则中对“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全面发展”的权利,均有规定。但观诸现实,我们所能够做到的,还仅仅是免收学杂费,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配置失衡,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福利,很难根本保障。


  无论我们修订了多少次义务教育法,颁布了多少个通知禁令,现实的问题是学校有优有劣,师资有高有低,怪不得家长们伸长了脖子“被自愿”,怪只怪颁布了法律法规却又不致力于培育法律法规落地的土壤。相反,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等的政绩焦渴中,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被整固,甚至优劣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说八项顽固的潜规则已经让义务教育失去成色,而变成了“逐利教育”,那么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则是行政主导下更为根本的“逐利教育”诱因。


  举国通盘的义务教育之下,政府部门不能说在同一座城市有给这个区域内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的义务,而给另外一个区域配置普通教育资源的义务;这个区域的孩子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义务权利,而那个区域的孩子只有享受普通教育资源的义务权利。既然是法定义务,首先需要公正平等,有优有劣地分配,本身就存在着利益倾向,很难保证义务教育不变味。


  义务教育阶段的潜规则越是大行其道,义务教育就越像一个粗糙的框架,家长和孩子在义务教育之外,还要“被自愿”着去争取“非义务”待遇,实质上义务教育渐渐被符号化了。所以,对待越来越多的潜规则,义务教育哪怕短暂牺牲效率,也要着手公平构建,让自己名至实归。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不是,教育,盛行,时评,规则,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