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时事政治 >

光明时评:从低价买房再看灰色收入

来源:光明日报   gkz6   2010-09-07

  昨天,我在本版今日快评写了一篇《从黄牛倒卡看灰色收入》的文章,意犹未尽。昨天又看到各媒体报道统计局官员发布第三篇针对“灰色收入”问题的文章以及中国青年报关于晋中市经济适用房面积失控、房价失控、购买对象失控的报道,我以为隐性收入、灰色收入问题确实值得一议再议。就今日中国来讲,黄牛倒卡不管数据如何惊人,其所反映的隐性收入、灰色收入也都只是“毛毛雨”,我完全可以负责任地说,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头,最大的隐性收入、灰色收入是房子。比房子更大的是什么收入我暂时就不知道了。

  《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深圳侨香村“全成本微利房”经适房项目配套豪华,配有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以略高于成本价的3000元/平方米销售,而周边二手楼盘价格将近3万元/平方米。原计划定向配售给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引起市民强烈不满,至今无新配售方案出台,7000多套住房空置一年。据中青报报道,近10年来,山西晋中城区建设了约600万平方米经适房。然而,当地却从未向社会登记、审核过符合经适房购买条件的家庭。大部分经适房被机关单位职工以指导价1100元/平方米、高层指导价1500元/平方米买走,有的自己不住加价转手卖出。

  事实上,类似深圳、晋中这样的问题,全国各地是普遍现象。越是房价涨得高、涨得快的大中城市,越是严重存在一少部分人可以通过各种特权购买低于市场价80%至90%的房屋。迄今为止,中国没有几个公务员敢说凭着自己的年薪,哪怕是本人一辈子的薪酬能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买得起商品房。凡是住进这类房子里的公务员,一定都是“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反正是没人听说有住在大街上的“公仆”,倒是时常听见某地官员喊自己的工资也买不起商品房了,那不过是作秀而已。其实,他们有多少人需要自己买商品房?一位驻京办官员告诉我,他所在城市分给他180平方米房子两套,爱人也分房子,北京还有房子。中国政府官员的住房问题,各地情况不同,大概当地老百姓谁也说不清怎么来的。但有一条很明确,工资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弄几套房子。我有一位朋友前几年问某市地税局局长:“你弄那么多房子,将来物业费都交不起吧?”局长嘿嘿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卖一套房子,够这些房子交多少年物业费?”

  官员收入难以公开,时间拖得越长,公开越难。现金可以藏起来,房子总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你能往哪儿藏?房子越搞越多,有的人调动一次工作搞一套房子,公布还是不公布?这些房子究竟统统算公开收入,还是隐性收入、灰色收入?算公开收入,为什么不敢公开呢?显然,他们大多把房子视为自己的隐性收入,甚至是灰色收入,你让他们怎么敢公开呢?

  深圳的市民强烈不满,房子暂时空置了。那也是7000多套房子太“扎眼”了,怎么好意思一下子搞这么多只相当于周边二手房十分之一价格的房子?这么明显的利益输送,谁买一套房子等于一下子增加几百万元收入。这种变相增加的收入纯属给统计局出难题,算公开收入把居民收入拉得太高,算灰色收入又等于告诉市民某些机关是在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土豆烧热了,再加点牛肉。”哎呀,怎么得了?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灰色,收入,买房,低价,时评,光明,房子,公开,自己,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