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申论真题 >

2009年山西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真题(含答案)(2)

来源:2009年山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本站编辑 洋   2010-02-04
本文导航

200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第一题:在给定资料范围内,概括出我国目前文化多样化的表现形态。(15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200字以内。

我国目前文化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建筑,如福建土楼、北京故宫等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杂技、剪纸、窗花等;民族节日、饮食、国学、传统工艺、革命文物、电影、KTV、古典音乐、严肃音乐、民间音乐等等表现形态。当然,其中DJ、山寨文化等不良的表现形态。

三是,外来文化的形态:洋节、洋饮食、外语

第二题:结合给定材料,论述在当今我国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教育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0分)

  要求:论析文字能够贴近社会现实实际,论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性,300字以内。

第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强化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其承担起延续历史,传播文化的重大使命。

第二,传统文化保存着民族的记忆,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而且,我们只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先进的外来文化形成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和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现代科技文明下人的物化、异化现象,特别是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使们们认识到:光靠西方文明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必须针对中国的国情,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而这些都必须在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教育中得到贯彻。

第四,青少年一代中出现的重西方轻本土的文化倾向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要求我们在当今青少年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将其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三)结合给定资料所提供的实例,论述如何充分利用商业化运作方式,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要求:观点鲜明,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可行性。300字以内。(25分)

1.阅读题目,审清题意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提出对策题,作答时需要注意四点:一是要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实例;二是限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段——利用商业化运作方式;三是观点鲜明,也即提出对策之前要先亮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观点,不能只提对策;四是“具有较强现实性”,也即对策要比较具体,紧密联系材料。

2.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从题目的关键词“实例”和“商业化运作方式”来看,有关作答的材料主要集中于给定资料3、4、5、13、14。

给定资料3的实例是大同北路梆子的演奏不被年轻观众所接受。从这实例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原生态呈现的民族艺术尽管非常优秀,但是由于听众对其不了解、语言不通听不懂,而不能得到接受和发扬。

给定资料4的实例是蒙古族长调演唱遭遇“变味”。这个实例反映了一个现实:传统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变得庸俗化,艺术水平有所下降,但是通过吸收现代化元素,有效地拓宽了受众范围,使得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那么,究竟应当让传统文化继续保持原生态,还是适当吸收现代化元素使其得到发扬呢?材料中的一段话明确给出了答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也即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合理利用其他方式或元素以适应时代变化。

给定资料5包含两个实例:一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剪纸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二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将现代生活元素与经典性的古代故事进行有机融合,借助市场保护了民间艺术。通过两个实例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材料中还提到“在市场的冲击下,一些民间艺术却开始背离了其本来的艺术真谛”,因此要使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需要把握好艺术和市场的尺度,既要借助市场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又要保留艺术的本真,不能使其变为粗糙的复制品。

给定资料13的实例是《印象·刘三姐》将桂林山水与民族文化艺术有效结合,获得巨大成功。材料提到《印象·刘三姐》“创造性的打造出世界级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对此进行提炼可以得到对策:创新文化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与自然元素、现代元素有效融合,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给定资料14的实例是“口红效应”,即在经济不景气时成为人人可以消费得起的“安慰品”。此材料中有关答题内容有“要成为一支引发效应的‘口红’,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说明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变为“口红”一样的产品,价格较低,并且能够发挥安慰作用。

3.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作答时,首先要亮明观点。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要在此原则之下,把握好艺术和市场的尺度,利用商业化运作方式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其次,注意作答时联系材料中的几个实例,提出具有较强现实性的对策。

【参考答案】:

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把握好艺术和市场的尺度,以充分利用商业化运作方式,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具体措施包括:

一要创新艺术形式。在保留传统文化本真的前提下,适当融入现代生活等元素,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使其更能为观众所接受,从而达到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要拓宽受众范围。对于高雅艺术要打造文化精品,同时要通过降低价格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带来的心理安慰作用。

三要在保护中利用,在继承中发展。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应有的经济效益,促进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留艺术的本真,避免其庸俗化或变为粗糙的复制品。

(四)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论述保护与弘扬山西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的重要性,提出自己对山西文化强省的可行性建议。

  要求:论点突出,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文字表达严谨、流畅。1000字左右。(40分)

问题解析:

题目要求非常明确:文章的主题是“保护与弘扬山西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建设山西文化强省”;文章的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分析保护与弘扬山西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的重要性,二是提出建设山西文化强省的对策建议。因此,考生的文章必须要围绕此主题,并且包括这两部分内容,否则就属于偏题、跑题。

从题目本身来看,虽然给定资料涉及文化的多种形态、传统文化教育等普遍性问题,但作答文章时还需立足山西实际,突出山西本省特点和问题。有关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给定资料15”中。材料节选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9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表明了保护和弘扬山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山西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设文化强省、增强文化实力是实现转型跨越崛起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提出了建设山西文化强省的建议——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太行精神”、“晋商精神”四种精神;加强对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开发;创作、生产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大创意策划力度,挖掘文化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国际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材料内容考生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引用,并且选取其中最为关键的几点内容深入阐发,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参考答案】:

《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文化强省》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远古文化的摇篮,无论是“山曲高亢嘹亮,开花调委婉清秀”的戏曲民歌,还是“既有塞外之野趣,又有关内之隽秀”的剪纸技艺,都彰显着山西浓厚且独特的文化气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受到来自城镇化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的重重威胁,一些民间艺术消亡的速度甚至犹如“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如何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对继承与发扬山西传统文化、宣传和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设山西文化强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以下五点入手推进文化建设。

  一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和文化保护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例如将“文化遗产”编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不但可以通过义务教育推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三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特别要依托山西省深厚的文化资源,抓紧策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融合式发展。

  四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五要巩固成果、突破难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山西省要像抓煤炭资源整合一样抓文化资源整合,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力促山西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导航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2009年,山西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真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