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申论真题 >

2010年9·18联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10年9·18联考申论真题   本站编辑 婷   2010-11-25

(三)结合“给定资料10”中“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指出煤炭资源整合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问题解析:

1.阅读资料,找出线索。

  给定资料10:这是发生在山西某市一桩令人费解的事。一家被视为拥有巨额市场价值的煤炭企业“东梁煤矿”,以“1万元”的价格被私人竞买者买下。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该企业挂牌出售的前一个半月,转让结果的文件已经出笼,且文件所述内容与最终的转让情况几乎完全一致。(注:涉嫌暗箱操作,需要进一步明确交易流程,做到公开、公、公平)

  据悉,该市某区经贸局将“东梁煤矿”的产权以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徐某个人。区政府对“1万元”的价格作了如下解释:经评估,“东梁煤矿”总资产约3210万元,总负债约3209万元,净资产约1万元。对于这一转让价格,当地不少人认为“简直低得离谱”。(注:资产评估体系有待健全)区煤炭工业局某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根据当时的煤炭市场价格,1万元确实太低了。”他表示,在煤矿权属、企业性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进行改制转让“确有不妥”。(注:明确权属和性质)

  那么,“东梁煤矿”到底值多少钱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相关专业评估人士。他们认为,煤矿价值主要取决于煤炭储量。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东梁煤矿”的煤炭储量有两个大相径庭的版本:来自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1988年的数份文件显示,“东梁煤矿”年生产能力21万吨,煤炭储量为1151万吨;而“东梁煤矿”2007年底作出的改制方案中称,煤矿年生产能力21万吨,储量229万吨。一些业内人士质疑,在煤矿开采的20年里,即便是每年都按照21万吨足额生产,也就开采了420万吨,到煤矿转让时煤炭剩余储量起码也还有1000余万吨,为何在改制方案中只剩下了229万吨储量?按照专业评估人士的算法,如果以储量1000万吨估算,按照当时煤炭保守利润每吨50元计,1000万吨大约价格5亿元,乘以约60%的回采率,价值约3亿元,再加上“东梁煤矿”以“国有”身份上交1500万元的资源价款必须纳入转让价格,因此,“东梁煤矿”的保守价值应为3.15亿元。

  法律界人士和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煤矿转让主要包括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两部分。实物资产主要是指地上地下建筑、设备等,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采矿权。事实上,在煤矿的财产结构中,采矿权是重中之重,通常占总转让价格的百分之八九十。因此煤矿的转让实际上主要是采矿权的转让。就“东梁煤矿”而言,如果此次转让包括了采矿权,那转让价格就严重背离了煤矿价值,涉嫌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依法严加惩处);而如果没有涉及采矿权的转让,那么,这次交易就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属无效交易。(注:在转让过程中不能违反国家有关政策)

2.提炼要点,优化答案。

  根据材料梳理,一共找出五处问题。分别是:交易流程不透明公开、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煤矿权属企业性质不明确、国有资产有流失隐患、没有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按照题目作答要求,考生最好采取正向表达方式,以表示“吸取教训”,而不是简单的“找出问题”。例如:“交易流程不透明公开”可以表述为“制定规范的交易流程,保证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防止人为操作和暗箱操作”。

 

参考答案:

  1.制定规范的交易流程,保证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防止人为操作和暗箱操作;(5分)

  2.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和标准,进行科学、客观评估,防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5分)

  3.煤炭资源整合应该首先明确权属和企业性质;(5分)

  4.加大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5分)

  5.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防止违法、违规交易;(5分)

赋分说明

  按点给分。

  关键词分别为“规范交易流程”、“建立评估体系”、“明确权属性质”、“建立责任制”、“遵守法律法规政策”。每点5分,共5点,总共25分。

 

(四)围绕“给定资料2”提到的“朔州途径”,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表达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问题解析:

《从“朔州途径”看煤炭资源整合》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维系着国计民生的良性运转,更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与这种重要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煤炭产业的混乱现状: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煤炭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和破坏;缺位的安全监管,导致矿难多发、频发;混乱的开采秩序,导致腐败滋生、税收流失严重……这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我们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与生命代价。打破现状,进行煤炭资源整合成为当务之急。

   “朔州途径”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作为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朔州,坚决打破所有制界限,只要有实力的企业,不论是民营还是国有都可以参与整合,对于中小煤矿则不论是民营的还是国有的都是被整合的对象。这就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在提高行业门槛的同时也放宽身份条件,从而有效防止了垄断。同时因地制宜,因矿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科学制订适合自身的整合方案,最终顺利完成了资源整合。朔州途径在开发中重效率,在开采中重环保,在整合中重包容,其取得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将煤炭回采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75%以上,更是以“以煤补林,以黑补绿”的政策保证了矿区的生态平衡,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朔州途径”虽为个案,但绝非偶然,其显著特点是推动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实现煤炭的规模化生产,符合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将“朔州途径”在全国推广开来,实现整个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应时之举。我们看到,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推进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河南、内蒙、山东都提出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规定了新建煤矿的最低规模,大力支持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但所有事物都具有一体两面性,在这场改革中,“朔州途径”兼并、重组的经验固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另一个特点是因地制宜,因矿制宜。这实际上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这也是统领整个整合改革规划的指导思想,没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不顾当地实际,对“朔州途径”进行生搬硬套,其结果之成败可想而知。

  另外,进行煤炭的规模化生产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过去以中小个体煤矿为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主体,已经转为以国有重点煤矿为主;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各方利益尚未达成合理共识,成为改革推进的重要障碍;一些地方打着“改制”的名义,低价贱卖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等现象。这些都是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在各方面予以遏止和规范的。

  改革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坦途,煤炭资源整合亦是如此。这样一次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利益重组和行业洗牌,注定任重而道远。顺利完成这项历史性的变革,需要我们在遵循“兼并重组”大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制订出适应当时当地的科学标准。有效地借鉴利用“朔州途径”成功经验的同时,更要从“朔州途径”跳出来,将这项经验推广上升到普遍意义,并最终实现提高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赋分说明

  文章给分按照先归档次,再定分值的原则评定。评分档次分为四档。

  一档(33—40分):文章紧扣主题,观点鲜明,说理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二档(24—32分):文章能够扣住主题,观点比较明确,说理比较充分,结构比较合理、完整,语言比较流畅;文章主题与材料2有关,观点鲜明,说理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三档(23—15分):文章能够扣住主题,观点不够明确,结构明显不合理或不完整(叙述过多,论证不足,论证逻辑不清楚等),语言表达不流畅;文章主题与材料2有关,说理比较清楚,结构基本合理,但有明显瑕疵,语言比较通顺。

  四档(0—14分): 文章完全跑题;体裁错误;大段抄袭材料内容;立场错误;观点不明,思路混乱;结构严重不完整;语言表达差。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2010年,联考,申论,真题,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