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申论真题 >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含答案)(2)

来源: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   本站编辑 洋   2009-05-14
本文导航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丁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30分)

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围绕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这一核心议题与网友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丁部长在谈话中主要阐明了以下观点:

(l)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进行了廓清,明确指出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事故,由政府建立一套应对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的程序,可防止一般事故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

(2)清楚阐明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来源,指出当前突发公共事件其性质是社会根源性的,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

(3)以非典事件为例,解释说明在危机发生时,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动员机制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我国的公共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

(4)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上,特别强调了国家财政储备和动员应急机制的重要性。

此外,根据网友的提问,丁部长还就有关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言简意赅、深入透彻的分析和解释。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丁部长的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对与丁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400字的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将扣分。(满分30分)

网友甲:

甲的回帖与丁部长谈话内容有不一致的情况。首先,在丁部长的谈话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有清晰的界定,明确提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来源不是各种自然或人为相关的、一般的事故。因此将“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认为是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是与丁部长的观点相左的。另外,丁部长认为政府执政水平的提高,涉及的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一般事件恶化为突发危机事件,但与突发事件的根源不构成因果对应关系。因此,甲的观点与丁部长观点不一致。

网友丙:

丙的回帖与丁部长谈话内容有不一致的情况。丁部长认为国家强大与否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关,国家拥有一定富余财力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国家的动员机制和应急机制,并不涉及社会制度本身。古巴之所以能够应对飓风,就是因为其动员体制和应急机制十分健全。因此,网友丙的观点与丁部长谈话内容不符。

网友丁:

丁的回帖与丁部长谈话内容有不一致的情况。对于防御自然灾害的耗费,网友丁理解为是必要的代价而非浪费,但丁部长认为其仍然是一种浪费,只是这种浪费是自然灾害逼迫使然,所以是可以容忍的,不能认为只有诸如腐败造成的浪费才是浪费。

网友己:

己的回帖与丁部长谈话内容有不一致的情况。丁部长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在公共事件突发时,政府为了更好地应对危机,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上,而不是专门机构。网友的回帖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结为专门机构的设立,与丁部长的观点不吻合。

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满分40分)

切实加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加,突发性公共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如:非典、禽流感、北京虹桥踩踏事故、兴宁矿难等等。这些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存在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也表明了突发性公共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话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我国政府应当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成为考验政府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措施来回应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建立有效的应对公共危机机制:针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理、恢复等应对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一个完整的危机治理过程包括预警、准备、回应与救治、善后处理四个阶段,因此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应以事前预防为主,发生时要控制事态,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二)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基金储备制度:合理的财政应急储备系统应当包括:决策指挥系统、应急执行系统、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和分析预测系统。这套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支出的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扩大财政在公共事务方面的投入外,还应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三)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重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四)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但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细节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都还不够完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紧急状态管理法。此外,紧急状态法与相关法规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及全国性法规与地方危机管理法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综上所述,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情况,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已日益成为考察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建设高效务实的政府就一定要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上做足功课,在以上所列几点建议和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总结,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制度建设、政策制定、操作执行等各方面的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本文导航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