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测 > 行测真题 >

北京市2009年上半年行测真题及解析(8)

来源:北京2009年上半年行测真题   本站编辑 婷   2009-08-10

91.【答案】D。解析∶题目问的是对萧统编的《文选》中对文学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正确理解,考生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只要对这个定义正确理解就可以了,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写文学作品前应反复的思索,在形式上应讲求文采”,因此D选项正确。

92.【答案】D。解析∶划线的句子是第一句,“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结合下文,可知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才正式进入了对文学本身进行反思的阶段,在理论上使文学从历史中独立出来,这一理论相对于之前出现的创作,确实算是很迟了。ABC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有D选项,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古典理论的这一突破性进展盼望已久的心情”在文中体现不出来,作者只是对文学现象的客观陈述,并没有带有主观色彩。因此本题答案是D。

93.【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因此对题干中的话理解正确的应该是C选项。其它三项都不符合文意。

94.【答案】B。解析∶“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说明A正确。“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可知C正确。萧统提出文学的定义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从而区分了文学与历史,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从最后一句话“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可知B选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95.【答案】A。解析∶由“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可知A正确。B梁代萧统是我国第一个给小说作出明确定义的人,文中只是说萧统给文学的定义,并且那时的文学还不包括小说,因此B错误。《长恨歌传》和《李娃传》这两部作品都是传奇小说,“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正好符合文学的定义,因此属于文学创作,C错误。唐代传奇小说“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D选项“唐代传奇小说虽脱离历史领域,但仍记载着史的内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96.【答案】C。解析∶文章的主体思想就是阐述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问题。根据文章的第一句话“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理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A项错误。根据原文“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并不是“生态整体主义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所以B项错。文章中提到“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可见生态整体主义并不是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而是不仅仅考虑人类的利益,所以D项错。C项可以在文中找到原句,正确,所以本题选C。

97.【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可知B项错误,生态整体主义只是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并非不再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

98.【答案】A。解析∶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的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可知A项错误,生态整体主义并未给人类提供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而是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所以本题选A。

99.【答案】C。解析∶根据文章“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可知人类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应该是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并不是以某一方为中心利益标准,所以A项不准确。BD项说法过于绝对,人与环境应该是共同发展,不可能消除某种人本主义和人类一切行为。

100.【答案】A。解析∶文中那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人类继续以往的那种一切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则会犯更多的错。一切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即人类的唯一标准,所以这里应该选A项。在这里“唯一”标准的意思包括了“一切、基本、永恒”的标准。

101.【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以及“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可知是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始于1968年,并不是大洋钻探始于1968年。其他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所以本题选D。

102.【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是“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而不是太平洋6%的盐分在地中海形成沉淀,所以C项错误。

103.【答案】A。解析∶根据文章第四段第一句“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可见,下文叙述的内容必然是列举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先叙述的是黑海的区域性事件,接着介绍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即南北两极的冰盖事件。A项只说南极的冰盖是地质史上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忽略了北极,所以A项不符合文意。

104.【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文章并未涉及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怎样的过程,只证实了冰期的出现是由于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产生的。所以A项错误,B项符合文意。依掳“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可知冰期的出现和二氧化碳还是有关联的所以C项错误。

105.【答案】B。解析∶根据“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可见冰期回旋这个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文中更没涉及到温室左体排放,所以B项与文意不符。

106.【答案】B。解析∶可以用排除法,首先⑥肯定不会放在段首,可以排除C项,⑥也不能放在这段的末尾,因为这与下一段无法衔接。下段的内容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发生的灾变,这段结尾的内容自然是关于地中海或黑海的,从而才能产生“沧海桑田”的过程。所以本题选B。

107.【答案】C。解析∶文中词语所在句子自意思是在地质史上也有一类超出常识范围自灾变事件。如果用“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或“比比皆是”显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只有用“不乏实例”才能表达出地质史上确实有过这种灾变的意思,所以选C。

108.【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权威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可知,现行的文明标准不是由格林,丹尼尔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很多人讨论,格林,丹尼尔做补充。所以A项错误。B项是正确的。由“是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可见,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个标准不适合中国,只说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并且我国现在也在使用这个标准,所以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没有说“一定”要在考古学上找证据。

109.【答案】D。解析∶文章提出文明的标准有三个,首先要有城市,即要有城乡差别,对应C选项∶其次要有文字,好让文化留存和传播,对应B选项∶第三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即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对应A选项。所以本题选D。

110.【答案】D。解析∶根据“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可知AC项的说法是不符合文意的,B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并没有明确表明中国和日本的标准完全相同。所以本题选D。

111.【答案】A。解析∶由文章第一句话“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得出,文明并不是人类与动物界的分界线,是人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所以不正确的是A项。同时推断出C项正确,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只有人类才有,动物没有。由“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推出B项正确。城市的出现了判断文明的标准,也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象征,所以D项正确。

112.【答案】D。解析∶很明显A项错误,由文章最后一段得出,中国和日本判断文明的标准只是在欧美上稍加补充,并没有很大差异。BC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没有提到这样的观点。由文章的最后一句“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可知,D项是正确的。

113.【答案】D。解析∶这篇文章选自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内容主要批判了当时党内的一些不正之风。“为此目的”的前一句话就是“此目的”的实质。即“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所以本题选D。A项不叙述不完整。B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114.【答案】D。解析∶根据文章可知相反的表现是“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而他们共同的思想根源应该是“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由此可见,ABC项都是表现出来的内容,只有D项才是思想根源。

115.【答案】A。解析∶很明显只是列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属于罗列现象,缺乏分析的表现。而且作者明显是讽刺的意思,不可能是赞扬别人条理性较强。所以本题选A项。

116.【答案】D。解析∶比较四个选项的货物出口额与进口额,欧盟、美国呈现顺差∶韩国的逆差为1038—561=477(亿美元),不到500亿美元∶中国台湾的逆差为1010-235=775(亿美元),大于700亿美元。

117.【答案】B。解析∶出口额增长率为26.1%,进口额增长率为15.6%,则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应该在两者之问,结合选项,只能选择B。

118.【答案】B。解析∶根据117题的方法,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一定大于20%的有欧盟、东盟、印度,一定小于20%的有美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从117题可以知道韩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也小于20%,只有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无法确定是大于20%还是小于20%。俄罗斯2006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85÷(1+79.9%)+197÷(1+12.1%)一158+176=334.2007年的进出V1贸易总额为285+197=482.增长量为482—334=148.增长率为(148/334)×100%≈44.3%,大于40%。则一共有四个国家。

119.【答案】A。解析∶根据117题的方法,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大于20%的四个国家中,欧盟、东盟的增长率都小于40%∶俄罗斯的增长率为148+334x100%≈44.3%,大于40%∶印度2006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0÷(1+64.7%)+146÷(1+42.4%)≈146+103=249.2007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0+146=386.增长量为386-249=137.增长率(137/249)×100%≈55%,大于50%。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最高的就是印度,进口额为146亿美元。

120.【答案】C。解析∶由表格资料看出∶A、B很明显是正确的∶D项简单估算也是正确的。C项中,不是进口额而是出口额总共约为9 907亿美元,所以C错误。

121.【答案】A。解析∶2007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为2841+132129×100%,2006年末该比例为(2841+709)÷(132129—681)x100%。估算一下,2006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大概是3 500万,全国总人15大约为130 000万,则该比例大概在3%左右,而2007年末该比例小于2006年末,则选项B、C、D中的数据大于3.数据过大,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只能选择选项A.验证∶(2841+709)÷(132129-681)x100%-2841÷132129×100%≈0.6%。

122.【答案】A。解析∶由121题的讨论,则2006年全国农村低收人人口所占比例大约为3%,加上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肯定>3%,所以选A。验证∶(2841+709)+(132129-681)+(1479+669)÷(132129-681)≈2.7%+1.6%=4.3%。

123.【答案】D。解析∶查看两图中的条形图一、二,估算比较可知A正确∶观察两图中的折线图,都是波折上升的,走势大致是相同的,所以B正确∶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2.2%)÷2=11.3%,所以C正确∶观察图形资料,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小,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大,所以之间的差距最小。D项错误。所以选D。

124.【答案】C。解析∶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为∶13786-4140=9646.2006年的差距为∶11759-3587=8172.相比增大了(9646-8172)÷8172≈18%,所以选C。

125.【答案】B。解析∶查看资料可知∶扣除价格上涨因素,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增长速度为9.5%,那么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应大于9.5%,所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大于4140x(1+9.5%)≈4533元,C、D项数据过大,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只能选B。

126.【答案】D。解析∶由“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9 270万元,同比增长47.9%”可计算出200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19270+(1+47.9%)≈13029万元≈1.3亿元。所以选D。

127.【答案】A。解析∶根据126题的计算,可知200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13 029万元,由资料“2007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177万元,同比增长26.2%”可知2006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为22177+(1+26.2%)≈17573万元,所以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为13029+17573≈74.1%。

128.【答案】C。解析∶由“有1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 852.7万元,同比增长88.1%”可算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8852.7-18852.7÷(1+88.1%)≈8830万元≈0.88亿元。

129.【答案】C。解析∶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 869万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45.3%”可计算出2007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为∶56869÷45.3%,所以2007年上半年,该镇完成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66625÷(56869÷45.3%)≈53.1%,所以选C。

130.【答案】D。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及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所以A项错误;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只有5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所以B、C项错误;由材料第一段第一句可算出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为66625÷(1+32.7%)÷(1+32.7%一12.7%)≈41839万元≈4.18亿元,所以D项正确。

131.【答案】B。解析∶由“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算出∶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1020.2÷40.8%≈2500.5万人。

132.【答案】B。解析∶由“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 091.4万人。增加3.4倍”算出1978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为2091.4÷3.4=615.1.根据131题,2500.5÷615.1≈4.1倍。所以选B。

133.【答案】D。解析∶由“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可算出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1574+1574÷2.9)×(1+7.1%)≈2267.1万人。

134.【答案】B。解析∶由“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可算出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4%-16.6%=17.4%。

135.【答案】D。解析∶资料中只是分类叙述了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情况,但没有提及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所以无法计算出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北京市,2009年,上半年,行测,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