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1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练习题集(2)

来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练习题集   gkz6   2010-07-30

 

三、阅读理解:共15题。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得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因特网——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这样,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兼大卖场般的万维网在因特网上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伊恩·福斯特说:“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未来,计算机资源的实际位置已不再重要。”福斯特和南加州大学信息学院的卡尔·克塞曼是网格计算领域的先驱者,他们主张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这种协议是实现网格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它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能够使家庭和公司的计算机有能力进入到网络中寻找和调用资源而       。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开发了Globus Toolkit这种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软件,并使之成为实际上的网格计算标准,也就是网格协议。

克塞曼说:“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应急小组的领导,正在处理一起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你可能想要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如泄漏物中含有哪些化学物,预报的天气状况如何,它们对事故处理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交通状况怎样,它对疏散线路有什么影响……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网格协议不但为人们发现、访问和调用几乎所有的在线资源提供了标准的平台,而且也为安全和认证等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网格计算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建造很多台网格计算机,它们都得到了许多工业巨头,如IBM公司、SUN公司和微软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采用了Globus Toolkit,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www.gkz6.net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领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8800万美元建造的Tera Grid就是这样的一台网格计算机。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设计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l万亿次浮点运算,建成后将成为当今地球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一。

由于福斯特和克塞曼对网格计算的巨大贡献,他们关于网格计算协议和标准的工作开始于1995年,因而,加利福尼亚通信和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拉里·斯马尔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称1995年为网格计算运动的起始年。福斯特和克塞曼的工作使得网格计算变得现实可行。随着网格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能随时随地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功能异常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等诸多资源的全面共享。


16. 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格协议实际上是一种网格计算标准
B.网格协议使人们能够链接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等许多东西
C.网格协议能够确保异构系统工作协调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17.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A.不在乎与对方的计算机是否连接
B.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C.不在乎对方的资源是否在线
D.不在乎对方是否签署了网格协议

18.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B.网格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
C.网格计算机与网格计算技术
D.网格协议及网格计算方法

19.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网格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
B.网际互联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特网上登录步骤繁琐和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C.有了网格计算机,应急小组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处理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等事故,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D.今天的因特网由于没有网格协议的支持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吹移到附近就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酸性物质,减少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20.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1.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22. 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23.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24. 几位学者声称,全球气温出现随月相变化略升高的现象,因为他们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02℃。随后他们又按纬度与卫星测得的数据进行核对,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但在中纬度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月缺时气温略高,满月时气温却略低。
根据文意,对画线的“情况”一词的所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平均气温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变化
B.  地球两极气温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变化
C. 中纬度地区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气温变化
D. 热带地区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气温变化

25. 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5%。
下面哪一项不是“活性氧”的内在属性?(   )
A. 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
B. 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
C. 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
D. 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

26. 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免疫力、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另一方面,如在细胞中含量过多,反而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医学上早已发现,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并导致动物死亡,二氧化碳的作用就是抑制人或动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形成。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 适量的活性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B. 适量的活性氧能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
C. 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导致机体死亡
D. 活性氧中细胞含量过多,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

27. 1941年,美国正式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美国和英国都是使用英语的国家,美军与英国军民的接触没有语言障碍。但是随着双方接触的增加,逐渐发生了一些摩擦。英国人指责美国人没有礼貌,少教养,喜欢表现自己,待人接物太随便。美国人则责备英国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种情况使英美关系有些紧张。在盟军即将进行诺曼底登陆,攻占欧洲大陆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
“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的“这”指的是(   )。
A. 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          B. 美国人英国人互相指责
C. 英美之间关系有些紧张          D. 盟军即将攻占欧洲大陆

28.胞外超氧化歧化酶是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抗氧化剂,该蛋白质据认为在治疗由于大量含氧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上有潜在用途。另外,专家们认为,胞外超氧化歧化酶也可用于心脏搭桥手术,并可用来在器官www.gkz6.net移植过程中保存待移植器官。新的转基因羊可以通过奶水分泌而提供这一蛋白质。
下列关于“胞外超氧化歧化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用在心脏搭桥手术中可起到保存心脏的作用
B. 它是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有用的蛋白质
C. 现在它主要用在治疗由于大量含氧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上
D. 人们现在可以在克隆羊的奶水里大量提取它

29. 科学家在地面实验室的实验表明,一些小分子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可以生成氨基酸。光谱分析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着这样的小分子物质。科学家还利用卫星进行了有关实验,这样的小分子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在空间运行时会吸附上这些大分子;而且,由于彗星结构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它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但不能自我复制。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类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原始生命的结构相近
B. “类生命物质”是氨基酸等大分子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的
C. “类生命物质”的生成与彗星的运行有一定联系
D. “类生命物质”是吸附在彗星上的氨基酸等大分子

30. 有的科学家推测: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地球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当时,地球大气密度很高,减慢了彗星下坠的速度,使彗核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护了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当彗核坠入海洋后,它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便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分子组成)。该系统只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等则不能进出,久而久之这种有序状态促成了该系统能自我复制,进而导致了生命的诞生。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再发展条件”的一项是(   )。
A. 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发展为上百个分子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B. 彗核坠入海洋后,变成了促使原始生命产生并发展的条件
C. 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逐渐形成了以氨基酸为核心的有序结构
D. 多分子组成的类生命物质的复杂系统终于能够自我复制

下一页:参考答案和详解>>(友情提示:右键新窗口打开第三页,边看题目 边看答案)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模块,练习,表达,理解,考试,言语,公务员,网格,协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