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当前位置: 主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

申论热点:中部崛起(5)

来源:中部崛起   gkz6   2009-11-30

  (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五策

  当前,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政策支持、区域互动和加快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其一,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按照区域总体战略和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赋予地方以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加快发展。要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对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要及时补偿到位。建立和完善资源地区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这些地区能够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合理的回报。

  其二,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基础做起,国家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使这些地区尽快补上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欠账,缩小与发达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这是实现均等化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增公共服务投入要统筹规划,适度向中西部倾斜。

  其三,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合作等方式,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定向转移,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鼓励就地解决料件,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深加工。同时,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增强配套能力的同时,增加吸收就业能力。

  其四,鼓励全民创业,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从不同地区的发展来看,发达与落后可能会有许多原因,但创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地方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从外部条件说,可能是资源禀赋差、投入不足;从内在条件来说,主要还是缺乏创业环境,民众参与创业程度不充分、个人创业本领短缺、创业能力不足。相反,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整体富裕程度提高,恰恰是全民创业的结果。发展源于创业,只有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创业活动得到充分的保证,经济才能蓬勃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为此,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政策,首先,建立创业支持制度。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援助、贷款担保等,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其次,要加大对创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创业能力培训上,要增加财政支出比重。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第三,要实施鼓励创业的政策,对于创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和一定的补贴与奖励。第四,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全民创业提供平台。

  (三)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我国已经进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就是要从过去优势地区优先发展,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促进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

  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要求,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我国国土开发格局经历了由计划分工主导向市场优化方向转变的过程。改革以前,国土开发格局更多地体现了计划分工的要求,体现了与行政区划相重合的特点。改革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计划分工条件下的国土开发格局进行了调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重新区划国土开发格局。

  首先是以倾斜式发展模式取代均衡发展模式,把政策和资源优先投放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率先发展来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常做法,也是发展的次优选择。实践证明,倾斜式发展符合我国的实际,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其次是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各类经济区,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带动力。经济区域的积极调整,为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加上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和生产活动,加剧了国土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开发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

  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现代信息技术使全球联系畅通无阻,而产业分工的深化进一步使世界变平。国际化催生了生产要素国际组合与区域合作新模式,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到区域共同体,从贸易自由化到生产国际化、从离岸生产到离岸经营,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机构应运而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朝着紧密化、一体化方向发展,统一市场、战略同盟、共同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主题。

  一体化不仅增加了基于市场的贸易和金融流动,而且在制度的融合上还广泛涉及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税收制度、产权形式和其他各种调节制度。为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化,也就是在经济区内以发达地区带不发达地区,形成区域整体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核心是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

  首先是产业一体化,重新规划区内产业发展,以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最大化为原则,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形成区内产业的有机联系;其次是市场一体化,形成区内市场资源和要素的有效组合,促进贸易顺畅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体化,形成区内公共资源共享。

  当前,区域合作正在不断深化。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出台后,北部湾地区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地区的合作发展规划正在酝酿之中,这对于推动新一轮区域资源整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信息报错网站上的任何错误,请提交给我们

热门点击

崛起,中部,热点,发展,地区,产业,经济,科学,区域,城乡,